首页 > 乡村振兴 > 其他分类 正文

动物布氏杆菌病的预防控制

来源:宁夏三农呼叫中心 发布时间:2010-11-24 

  裴鸣    研究员   宁夏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

  2010-11-24
  什么是布鲁氏菌病?
  答:布鲁氏菌病(简称布病)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。1886年英国军医Bruce在马尔他岛从死于“马尔他热”的士兵脾脏中分离出“布鲁氏菌”.首次明确了该病的病原体。后来.为纪念Bruce,学者们建议将该病取名为“布鲁氏菌病’’。在家畜中.牛、羊、猪最易感.其他家畜也可发生。本病的主要特征是引起母畜流产,公畜出现睾丸炎。人感染本病后,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、多汗、关节炎、睾丸炎、附睾炎和孕妇可引起流产等。
  布病有唧些危害?
  答:一方面,能引起母畜流产,公畜睾丸炎,导致患病家畜繁殖能力和生产性能下降,并影响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.可造戒严重经济损失:另一方面可以感染人,引起发热.(波型热)、关节炎以及睾丸炎、附睾炎,孕妇可引起流产等.严重者可丧失劳动能力。
  布鲁氏菌的培养和形态特点?
  答:布鲁氏菌为革兰氏阴性的球状、球杆状细菌。菌体长0.6~1.5微米.宽0.5~0.7微米,不形成芽孢和荚膜.无鞭毛。不运动.需氧。对营养要求较高.其培养最大特点是生长繁殖缓慢。牛种布鲁氏菌的培养可在需氧条件下进行。
  布鲁氏菌有哪些种和生物型?
  答:到目前为止.该病原菌已发现马尔他布鲁氏菌、流产布鲁氏菌、猪布鲁氏菌、绵羊布鲁氏菌、沙林鼠布鲁氏菌和犬布鲁氏菌共6个种。其中每个种还可进一步分为不同的生物型.共20个生物型。其中马尔他布鲁氏菌1~3型,流产布鲁氏菌l~9受。猪布鲁氏菌l~5型,还有绵羊布鲁氏菌、沙林鼠布鲁氏菌和犬布鲁氏菌各1个型。      
  布鲁氏菌的抵抗力如何?
  答:布鲁氏菌对光、热、常用化学消毒剂等均很敏感,阳光照射20分钟,湿热60℃30分钟、70℃10分钟.3%的漂白粉澄清液数分钟就可将其杀死。布鲁氏在土壤中可存活2~5天,粪便中夏季能存活1~3天,冰冻状态下可存活数月,鲜乳内能存活10天,食品内可存活2个月。在水中可存活5日至4个月。
  布病对动物的致病机理是什么?
  答:布鲁氏菌侵人机体后.几日内侵入附近淋巴结.被吞噬细胞吞噬,并在细胞内生长繁殖.形成局部原发病灶,导致菌血症,此时患畜体温升高。经过一定时间后,菌血症消失,经过长短不等的间歇后,可再发生菌血症。侵入血液中的布鲁氏菌散布至各器官中,引起器官发生病理损伤。孕畜布鲁氏菌可以进入绒毛膜上皮细胞内增殖.可造成流产,此菌侵入乳腺、关节、睾丸等引起乳腺炎、关节炎、睾丸炎。
  布病的发生与分布特点?
  答: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。但在家畜产仔季节较多发。牧区发病率高于农区。流行区在发病高峰季节(春末夏初)可呈点状暴发。人患本病与职业有密切关系,兽医、畜牧场饲养员、屠宰工、皮毛加工人员等明显高于一般人群。
  布病是怎样传播的?
  答:感染动物可长期甚至终身带菌.从乳汁、粪便和尿液中排出病原菌.特别当动物流产时,会排出大量病原菌,污染草场、畜舍、饮水、饲料。易感动物接触到以上污染物,可以通过消化道、呼吸道、损伤的皮肤黏膜而感染。
  为什么说布病是自然疫源性疾病?
  答:布病自然疫源性是指布鲁氏菌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传播,它是独立于人、畜布病之外的一个完整的传播疾病循环。虽然布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,但它是可防可控的,人和家畜是在一定条件下才传染的,不是有布病流行的地区就有自然疫源地存在。
  布病的潜状期有多长?
  答:家畜感染布病潜伏期短的半月,长的可达半年、一年甚至几年,也可能终生带毒但不发病。
  家畜感染布病后有什么异常表现?
  答:家畜患布病后.最显著症状是怀孕母畜发生流产,造成胎衣滞留和子宫内膜炎,从阴道流出污秽不洁、恶臭的分泌物。新发病的畜群流产较多,老疫区畜群发生流产的较少,但发生子宫内膜炎、乳房炎、关节炎、胎衣滞留、久配不孕的较多。公畜往往发生睾丸炎、附睾炎或关节炎。
  家畜感染布病后有哪些病理变化?
  答:主要病变为生殖器宫的炎性坏死、脾、淋巴结、肝、肾等器官形成特征性肉芽肿(布病结节),有的可见关节炎。胎儿主要呈败血症病变.浆膜和黏膜有出血点和出血。皮下结缔组织发生浆液性、出血性炎症.
  布病确诊程序是什么?
  答:根据该病的流行特点、临床表现可以初步判断为疑似布病.确诊要采集病料送实验室检查。
  如何对布病进行临床诊断?
  答:根据母畜发生流产。造成胎衣滞留和子宫内膜炎,从阴遭流出污秽不洁、恶臭的分泌物;公畜睾丸炎、附睾炎或关节炎等典型症状以及流行病学特点,可以判断为疑似布病。